威斯尼斯人因工程研究所

一、研究所简介                                                                                                

   威斯尼斯人因工程研究所于2014年成立,由曲行达教授担任所长。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形成了包括专任教师、博士后/专职研究员和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跨学科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科研氛围浓厚,富有活力与激情。目前已拥有6位人因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全职教师,均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在国家、省市等各级经费支持下,本研究所实验室配备了众多人因交叉领域先进的人体生理、心理和行为数据测评设备,包括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眼动仪、脑电采集系统、多功能生理采集系统、晃动仿真平台、驾驶模拟平台、虚拟仿真交互平台、智能人机交互平台等,软硬件条件健全。近年来,研究所承担国家、省、市等纵向课题30余项,横向课题十余项,总经费1800多万元;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同时,本研究所与国内外众多科研和企业单位建立了持续性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关系,已逐渐成为在国内、国际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人因工程学术研究中心之一。

   研究所致力于从事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科学研究,涉及人因工程/人机交互等多个交叉前沿领域,主要包括:

   1)运动生物力学(Biomechanics)、人体运动分析(Human Motion Analysis)和智能可穿戴设备(Intelligent Wearable Devices)

   2)智能人机交互(Intelligent HCI)和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

   3)智能驾驶(Smart Driving)和驾驶安全(Driving Safety)

   4)健康系统工程(Health Systems Engineering)和疾病智能诊断(Intelligent Disease Diagnose)

   5)交通伤害流行病学(Transportation-related injury epidemiology)和公共安全政策评估(Public policy evaluation

二、团队成员简介

1.曲行达教授        

   威斯尼斯人8188cc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因工程研究所所长。2008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于2008年至2014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宇航学院担任助理教授、人因工程中心主任等职务。在新加坡期间主持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经费总计折合人民币近一千万元,回国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在人因工程和生物力学等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指导博士生9人。担任生物力学与人体工效学领域重要SCI期刊Ergonomics主编,担任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等期刊编委,担任19种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2014年,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奖励。主要研究方向:人因工程、职业生物力学、人机交互、人体运动分析和安全工程等。电话:0755-86965716E-mailquxd@szu.edu.cn

2.陶达博士      

   威斯尼斯人8188cc人因工程研究所副主任,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香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人机交互、人因工程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JAMIA、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Applied Ergonomics、Ergonomics、中国公路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引用超过2800次,多次获中国管理工效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2022),威斯尼斯荔园优青学者。担任核电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国家/广东省/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及知名SCI期刊审稿人和特刊主编。E-mail:taoda@szu.edu.cn

3.胡新尧博士    

   威斯尼斯人因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a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程学士学位。2014年博士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学院。20137月至20155月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可穿戴运动学传感器的开发。20157月加入威斯尼斯人8188cc人因工程研究所。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在人因工程和生物力学等领域发表高水平SSCI/SCI等学术论文30余篇。担任多种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2015年获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奖励。主要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步态分析、人机交互和智能可穿戴设备开发等。E-mail:huxinyao@szu.edu.cn

4.张婷茹博士    

   威斯尼斯人因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于山东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2015年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人因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9月加入威斯尼斯人8188cc人因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驾驶安全行为,驾驶员注意力分配,自动驾驶中的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SCI等学术论文50余篇。担任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Safety Scien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等国际期刊和会议审稿人。E-mail:zhangtr@szu.edu.cn

5.赵众博士    

   威斯尼斯人因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医学心理学方向),2011年于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获医学科学硕士学位,并于2016年被法国蒙彼利埃大学(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授予人体运动学哲学博士学位。本人系统接受了临床医学、心理学和人体运动学三个学科的教育。20176月加入威斯尼斯人8188cc人因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孤独症社交能力客观测量和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曾参与欧盟FP7资助的AlterEgo项目,负责人际间动作交互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在国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并获得第16届法国运动与体育科学大会(ACAPS) 最佳口头报告奖,第30届法国物理与康复大会最佳海报奖。博士期间担任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教职一年。E-mail:zzhao@szu.edu.cn

6.田迪斯博士    

   威斯尼斯人因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2013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车身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车辆约束系统结构安全性和乘员保护。2013年至2023年就读和工作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分别在设计学院获得了人因工效学理学硕士学位,在公共卫生学院获得了环境卫生(流行病学)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及在机械学院人因工程实验室完成了博士后训练。围绕交通安全的课题,曾先后主持及参与了3项美国国家级科研项目和8项省级项目。研究方向包括交叉口相关事故和伤害的流行病学分析、公共交通政策制定和评估、弱势群体危险驾驶行为干预、非机动车和行人安全、自动驾驶汽车等。20239月加入威斯尼斯人8188cc人因工程研究所。Email:tianx229@szu.edu.cn

三、代表性成果

[1] Hu, X., Tang, J., Cai, W., Sun, Z., Zhao, Z., & Qu*, X. (2023). Characteristics of foot plantar pressure during turning in young male adults. Gait & Posture, 101, 1–7.   

[2] Zhang, T., Liu, X., Zeng, W., Tao, D., Li, G., & Qu*, X. (2023). Input modality matters: A comparison of touch, speech, and gesture based in-vehicle interaction. Applied Ergonomics, 108, 103958.  

[3] Qu, X., Hu, X., Zhao, J., & Zhao, Z. (2022). The roles of lower-limb joint proprioception in postural control during gait. Applied Ergonomics, 99, 103635.  

[4] Hu, X., Li, Y., Chen, G., Zhao, Z., & Qu*, X. (2022). Identification of balance recovery patterns after slips using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43, 111281.  

[5] Li, G., Li, S., Li, S., & Qu*, X. (2022). Continuous decision‐making for autonomous driving at intersections using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16(12), 1669-1681. 

[6] Zhao, Z., Tang, H., Zhang, X., Qu*, X., Hu, X. and Lu, J. (2021). Classifica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Typical Development Using Eye-Tracking Data from Face-to-Face Conversations: Machine Learning Model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3(8): e29328    

[7] Zhao, Z., Tang, H., Zhang, X., Zhu, Z., Xing, J., Li, W., Tao, D., Qu*, X. and Lu, J. (2021).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fixation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autism during face-to-face conversation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DOI: 10.1007/s10803-021-04985-y.    

[8] Tao, D., Zeng, J., Liu, K., and Qu*, X. (2021). Effects of control-to-display gain and operation precision requirement on touchscreen operations in vibration environments. Applied Ergonomics, 91, 103293.  

[9] Tao, D., Wang, T., Wang, T., Zhang, T., Zhang, X., and Qu*, X. (2020).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user acceptance of consumer-oriented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04, 106147.    

[10] Zhang, T., Tao, D., Qu*, X., Zhang, X., Lin, R., & Zhang, W. (2019). The roles of initial trust and perceived risk in public’s acceptance of automated vehicl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98, 207-220.



Baidu
sogou